VOCs(挥发性**化合物)无组织排放监测是为了控制和减少**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。根据《挥发性**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》(GB 37822-2019)附录A信息,企业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符合下表中规定的限值。

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控时,在厂房门窗或通风口、其他开口(孔)等排放口外1m,距离地面1.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。 若厂房不完整(如有**无围墙),则在操作工位下风向1m,距离地面1.5 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。 VOCs去除效率监测,应在处理设施的废气进、出口,分别设置采样位置、采样孔、采样平台等监测条件。其中,为了保烟气流速、烟气浓度、颗粒物等指标监测结果的代表性、准确性,要特别注意采样位置的规范性。 采样位置要求 ①排污口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(周围环境也要安全)。 ②排污口采样断面的气流流速应在5 m/s以上。 ③排污口的位置,应优选垂直管段,次选水平管段,且要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位。 ④排污口的具体位置,应尽量保烟气流速、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、代表性,根据实际情况按GB/T 16157、HJ 75、HJ/T 397从严到松的顺序依次选定。 较优: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方向要不小于6倍直径,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3倍直径(GB/T 16157); 其次: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方向要不小于4倍直径,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2倍直径(HJ/T 75);最后: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、上游方向均要不小于1.5倍直径,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(HJ/T 397)。

采样平台要求 ①安全要求:应设置不低于1.2 m高的安全防护栏;承重能力应不低于200 kg/m2;应设置不低于10 cm高度的脚部挡板。 ②尺寸要求:面积应不小于1.5 m2,长度应不小于2 m,宽度应不小于2 m或采样长度外延1 m。 ③辅助条件要求:设有*性固定电源,具备220 V三孔插座。 采样平台通道要求 ①采样平台通道:应设置不低于1.2 m高的安全防护栏;宽度应不小于0.9 m。②通道的形式要求:禁设直爬梯;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高度≥2 m时,应设斜梯、之字梯、螺旋梯、升降梯/电梯;采样平台离地面高度≥20 m时,应采取升降梯。

采样孔要求 ①手工采样孔的位置:应在CEMS的下游;且在不影响CEMS测量的前提下,应尽量靠近CEMS。 ②采样孔的内径:对现有污染源,应不小于80 mm;对新建或改建污染源,应不小于90 mm;对于需监测低浓度颗粒物的排放源,监测孔内径宜开到120 mm。 ③采样孔的管长:应不大于50 mm。 ④采样孔的高度:距平台面约为1.2~1.3 m。 ⑤采样孔的密封形式:可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盖板封闭、管堵封闭或管帽封闭。 ⑥采样孔的密封要求:非采样状态下,采样孔应始终保持密闭良好。在采样过程中,可采用毛巾、破衣、破布等方式将采样孔堵严密封。http://9d58fb6998.cn.b2b168.com